本年8月份以来,全国气候炎热无比,多地气温到达40多度以上,各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气候影响。连日的高温干旱气候,使陕西南部、四川东部、重庆、湖北北部和东南部、湖南中北部、浙江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到达40摄氏度以上。<\/p>

<\/p>
继续不断的干旱气候使长江鄂州段水位打破了157年以来有史料的记载,坐落在长江鄂州段,有着700多年前史的观音阁也浮出水面,显露真容。古人将观音阁建造在江中的一座礁石岛屿上。因为前史变迁,观音阁终年泡在水中,通过700多年的日晒雨淋,以及终年的浸泡,到现在依然保存无缺。<\/p>

<\/p>
观音阁始建于元至正五年(1345年),归于我国传统亭阁式修建兼江南民间经典修建样貌,面积 有300多平方米,整个修建分为一亭三殿二楼,墙体用青砖砌成,门口顶上的大字大气洒脱,表里装修精巧绝美,涵盖了多个教道文明。有“万里长江榜首阁”之称。<\/p>

<\/p>
观音阁全体造型像船,全长24米,宽10米,高14米。船尾部两头向里收拢,酷似船的首尾部位。大门前面更为夸大,门前是由围栏弯曲地半包围绕着,围栏头部还有一个三角形亭子,远处看恰似一条巨龙驮着巨轮漫游在江面上,局面极为震撼人心!<\/p>

<\/p>
此次观音阁裸露在长江龙蟠矶之上,是因为连日高温干旱气候影响,这也给了我国考古科学家研讨古代修建结构的时机。观音阁依势而建,采用了高密度耐腐蚀的青砖建立,才会在这么长期不被江水泡蚀,整个修建巧夺天工,特别是凭借地舆优势建造出巨龙驮船的现象让人拍案叫绝!<\/p>

<\/p>
面临如此保存无缺、造型如此巧夺天工的文明珍宝,咱们不得不敬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。<\/p><\/div>
<\/span>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)为自媒体渠道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。<\/p>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\/p><\/div>\n\n\n\n\n
/<\/i>阅览下一篇<\/span>/<\/i><\/div>